微信合作热线:15116488660

新闻中心

中泵周报
企业新闻

湖南水泵品牌中泵看水泵发展观

发布日期:2021-9-1 10:07:32 浏览次数:
导读:湖南水泵品牌中泵看水泵发展观。我是一名水泵业余爱好者。20年前,我就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论及水泵天地,我没有什么学历(仅中专文化)学位,实在感到惭愧。谈不上什么高深理论,只是想把我的水泵经历和对市场产品的所见所闻,谈一点感性认识,供参考。...

各位朋友、水泵业精英、专家、领导们:您们好

湖南水泵品牌中泵看水泵发展观。我是一名水泵业余爱好者。20年前,我就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论及水泵天地,我没有什么学历(仅中专文化)学位,实在感到惭愧。谈不上什么高深理论,只是想把我的水泵经历和对市场产品的所见所闻,谈一点感性认识,供参考。
说起水泵,可谓种类品种繁多,数不胜数。就用户使用的水泵而言,还是离心水泵占主导地位。咱暂且不论它的高深理论、发展的光辉历史,只谈一点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危机。
一、设计理论落后的危机。

目前我国的水泵设计普遍采用“比转速”公式化设计模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标准化。仅管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千姿百态,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犹如大大小小的复制品。大家都认为水泵设计生产太简单(难怪有的企业连技术人员都没有),也不想再深入研究了。这种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其实,离心式水泵的经典之处是离心原理,“比转速”公式是一种设计方法,而绝非是唯一的妙法。笔者认为,水泵要发展,理论要多元化,要有个性特色

二、设计理念(观念)上的危机

大家知道,设计水泵选参数时,有许多界定范围。其实这些规定,也离不开当时的条件所限,仍然带有局限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至于是否科学合理,要由实践来检验。例如设计选取流速参数时,有不得大于3m/s的规定。难道3m/s的流速真的是极限值吗?实践证明,只要叶轮、泵壳参数选择配合得当,水泵的工况流速达到4m/s甚至5m/s仍然能保持高效运转,也没有发现不良的汽蚀现象。记得前些年有一电视台报道,海洋里有一种箭鱼,游速可达100多公里/小时。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难道不值得借鉴研究吗?打一个比方,我们的水泵好比一辆车,还在很差的路面上行驶,为什么不创造条件“上高速路行驶”?若梦想成真,说不定还会带动材料学、动力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
总之,水泵业要大发展,要大胆解放思想冲破禁区;打破“按比转速设计”的单一模式,不断完善、充实、发展水泵理论,引导其向着高速度、低消耗、低成本、轻便化、小型化等方多向发展
由于本人的知识面、资料、信息等方面的局限,以上观点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欢迎大家发表高见。)

再论我的水泵发展观
上一篇“我的水泵发展观”发表以后,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关注,但对其发表意见的却很少。为此,特写本文,对我提出的观点作进一步的阐述。目前,人们对我提出的观点可能持有赞同、观望、置疑等各种不同看法,一时不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倒是可以理解,但如果麻痹大意,就令人可悲了。我在此诚挚地向大家表白:文中观点不是推理,不是夸夸其谈,也不是危言耸听,这些都是事实,都是经过许多辛酸苦辣,用极大的代价写出来的。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好的产品来证明的。下面结合一些事例来具体加以论述。
一、理论危机的方面
1、在现有的资料中,内容缺乏新颖性,设计模式单一。
我们在进行水泵设计,都离不开资料,都想拥有一套好书,然而书好买,内容确让人有些失望;一是新的内容较少。现在的书绝大部份内容还停留在70~80年代水平,还是老标准。能说得清楚的问题重复论述,说不清楚的问题大家都含含糊糊。有些问题分析起来挺有道理,解决起来办法却不多。如汽蚀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论述很多,但究竟什么是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地加以克服却显得无力,现在唯一的办法是降低流速,走老路开破车,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二是产品设计模式单一。现在的水泵设计模式还基本上停留在靠经验设计的水平上。比转速公式是根据相似原理推套出来的,它大体上反映了Q—H曲线的斜率变化范围,可以作大致作为估计,简单实用,但很粗放,它不涉及叶轮的具体参数,而流道形状,叶片的数量、长度、角度等,这些参数恰恰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仔细推敲,反复试验才能设计出好产品来,而我们一些设计者却简单处置,盲目套用,结果造出来的产品性能恶化,有些真让人啼笑皆非。
2、看现有产品
要看产品内容太多,现就离心泵带普遍性的问题作一些简单分析。大家知道,离心泵有两条比较重要的特性曲线——即Q—H曲线、Q—N曲线和一个工作点(既额定工作点),该点所对应的参数是额定扬程,额定流量和额定点轴功率,这是设计点,也是理想的的工作点。但水泵的实际工况往往会偏离工作点。当实际扬程高于工作点时,泵流量减少,轴功率也减少;反之,当实际扬程低于工作点时,泵流量增加,轴功率也随之增大,严重时将会过载损坏动力。为了达到合理配套,确保水泵在工作点附近安全运行,选型时一般要经过测量扬程高度,计算管路及附件损失扬程,再加上一定的富余扬程,然后根据所需流量大小,选择相应的水泵配套。尽管如此,有时仍然不能保证水泵在工作点运转(因管路损失扬程计算的误差以及水位变化等因素),于是人们又想到切割叶轮,配置闸阀等进行调节,实在不行则采用变频调节。水泵,一个极普遍的机械,为了一个工作点,就增加一套变频装置,操作变得复杂,增加投资,值得吗?这也是无奈之举吧!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的水泵好比皇宫贵族的千金小姐,必须配丫环服伺。我看了部份水泵型谱,按有关规定效率指标下降5--8%的区间为允许工作范围,则对应扬程的变化范围大致在10--20%以内,这种扬程变化范围太窄,适应性差的产品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效应呢?生产厂家,产品型号太多(型谱图密密麻麻),难上规模;用户,选型配套难,操作复杂,增加成本。试想,像这种娇小姐似的产品,能有多大竞争力?在我国,这类产品比比皆是。大泵站配附属设备保安全。小泵站(尤其是经常变动扬程作业的水泵),难逃烧电机的厄运。为了安全,有人不得不加大动力配置,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人们可能会问,离心泵的这种通病能治吗?能!其实这并非是顽症。问题出自理论不完善,一些定义不准确,概念上模糊;问题出自按经验设计的观念上,大家都去照猫画虎,这样的产品可想而之。只要我们走出比转速设计的轨道模式,精心设计,就能扩大水泵的工作范围(扬程变动范围可以达到30%、40%或者更宽),适应性大大增强。有的资料也曾提及设计全扬程水泵,无过载水泵等,但令人遗憾的是,只在理论上作了分析,实际内容较少,可操作性差,没有多少这方面成功的水力模型。有人担心:扩大水泵扬程的使用范围,是否以牺牲较多效率指标为代价?其实不然,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必须以安全、节能、经济为主要目标,不能走极端。设计也讲统筹兼顾,协调配合。如设计合理,不仅不会过多降低效率指标,相反还会使高效区得到扩展,提高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当然,光有理论分析不行,必须经过实践,用产品说话。
顺便指出,人们想利用变频器增速的方案以大幅度提高扬程的变化范围的方案是不太可取的。因水泵轴功率对转速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呈3次方变化):转速±10%,扬程增加±20%,轴功率±33%;转速±20%,扬程±44%,轴功率±73%,因此稍有不慎会造成严重后果。
二,理念(观念)上的危机方面:
先引用水泵论坛中几句格言:我国的制泵业已初具规模有628家,个体私营小厂有3000多家,85%的企业都存在粗制滥造,我国的泵进口量为16%;五大门派是沈泵、大耐、上泵、石泵、天泵,我国泵行业的悲哀是没有一种能在国际上发言的品牌!这段格言着实耐人寻味,它说明什么?我们落后,我们差!提起落后,人们自然会想到缺乏尖端技术,缺乏精良设备,经济实力不强等。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它不是主要的,真正落后的原因还是在于理念(观念)上,现谈两个方面:
1,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竞争意识;
我们是一个10多亿人口,拥有3000多家制泵企业的大国,居然没有一种能在国际上发言的品牌,确实令人惭愧。但回头一看,我们努力如何?有体育健儿敢于拼搏,敢争天下第一的精神吗?有我们的老前辈研制原子弹、氢弹的创业精神吗?……我们一些部门不出成果,靠收集信息,整理资料也照常过日子。我们不反对向别人学习,像读书一样,照抄了别人大量的作业以后也应该有所提高,能够做几道难题呀?有些人总想轻松省事,当发现别人有新东西,新产品,一轰而上,都去评论,去仿造。试想:如果我们均如此行事,造出来的是一流产品呢?还是二流产品,淘汰过期的产品呢?我们一些地方,一些企业,盲目引进项目,结果付出了惨重代价的案例是屡见不鲜的。我们有的企业,认为国际排不上号,国内还行,国内排不上号,在地方也算老大,自得其乐。一个行业,一个地方,一个企业,不立足于自主创新,老是跟在别人屁股后头跑,只能过吃剩饭的受气日子。
2、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淡薄
(一)小砂眼造成的后果
前些年,重庆永川市有一处电灌站,装机容量75KW,水泵为D型泵,扬程150m。新安装试机一切正常,但未用多久,突然出现故障,电机发烧严重,变压器烧保险,平衡室排水管排水异常。经检查电机正常,平衡盘磨损严重,但更换平衡盘、平衡套以后故障仍未排除。费了不少周折,最后发现泵壳平衡腔有一个很小的砂眼。原来这小砂眼直通高压腔,大量高压水涌向平衡腔,平衡盘背部压力升高,因而失去了平衡作用,强大的轴向力迫使平衡盘泵轴及叶轮等向进口端移动与泵壳发生强烈摩擦,造成电机过载,幸亏发现急时,不然会造成烧毁电机及变压口的后果,这台水泵还是某国营企业生产的。试想,象这样的产品谁还敢放心购买使用呢?
(二)部份水泵企业的质量观
今年来,本人到了大连、上海等地考察,看到一些企业的状况:厂里没有技术员,车间加工不用图纸,加工表面十分粗糙,尺寸相差2—3mm也照装不误,有砂眼用AB胶之类一堵了事,检测台也是摆设。我问老板为什么不设检验关?现在的水泵利润本来就很低了,产品一检验就要报废,要增加工资开销,我们还吃什么?老板竟是如此回答,试想,这样的产品质量有保证吗?
(三)外企与内企的质量区别
(1)表面质量。外企,不允许有明显的铸造缺陷、不得刮灰、显眼的表面不允许有气针,浇冒口等打磨疤痕,喷漆也很讲究,强调色泽一致,常用照像,放大技术,远在天边也知道产品质量的好坏。内企,有大的表面缺陷焊补、填补,再刮上厚厚的一层灰,喷漆了事,真好像塑菩萨一样,内是泥土外是金。有的产品连砂未清理干净也卖到用户去了
(2)内在质量的区别
去年,重庆市有一家铸钢厂接了一批出口高压阀门订单。外商验货时对化学成份、金象组织、机械性能、压力试验等各项指标均非常严格。起初因存在一定铸造缺陷而退货达数百只,真让人心疼,有的只是在 法兰上有一点小问题也不行,当时该厂因此事陷入两难境地,已造成直接损失近100万元,继续做下去,问题没得到解决,显然不行;想退单,外商拒绝,若违约将承担巨额赔偿的严重后果。万般无奈之下才到处找人才攻关,结果被一位很普通的人把问题解决了,该厂也走出了困境赚钱了。俗话说,“黄荆棍出好人”,还真有一定道理。而我们国内一些企业,对检验关就不那么严格,有时甚至用人情关代替检验关,产品有缺陷粘补、焊补了事,试想,焊补解决了表面,组织内部能解决了?眼前过关能保证产品的耐用性及额定寿命吗?一个产品到处是焊疤,伤痕累累,能有什么档次?一些企业对对工件 进行必要的时效退火等消除应力措施都省略了,难怪卖出去的产品出现漏水、漏气、裂纹等故障时有发生。
(3)产品外观形象方面
外企对产品的外观设计也挺讲究,有标志,注重流线,曲线美,强调装饰美观,既是产品,又像工艺品,艺术品,注重品牌,体现企业文化素养。而内企产品,往往是笨大粗,只要能卖钱,牌子到处贴,冒牌货满天飞。
总之,外企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的精神不得不让我们佩服。而我们一些内企,不练内功,不下狠心抓质量,总想投机取巧,打价格仗……,其实我们并不笨,也能做出好产品来。但如果不转变观念,纵有再精良的设备,再多资金也做不出好产品来,只能做二流,低档次产品,必受制于人。湖南水泵品牌中泵()看水泵发展观。
 

上一条:长沙水泵厂名企中泵双吸离心泵使用的注意事项  下一条:著名湖南水泵企业中泵工程师检查水泵设备运行中应做什么    Tag:

微信报价
15116488660
电话
0731-88882022